馬飛教授:乳腺癌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早診早治是關鍵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董笑非) “我國81.4%的女性對乳腺癌的正確知識了解不夠,只有不到10%的女性曾經接受過乳腺鉬靶檢查。提升乳腺癌防治知識知曉率,提高早診早治意識十分重要?!?月28日,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在國家癌癥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委會聯合中華腫瘤健康管理學院、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傳播分會、樂活者病友組織聯盟,恒瑞醫藥支持的 “健康中國,愛汝有責-乳腺癌健康科普大賽”上如是說。此次科普大賽旨在構建權威科普內容體系,打造專業科普團隊,提升患者以及大眾對乳腺健康的認識,傳遞科學防治觀念。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近期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湖北省腫瘤醫院吳新紅教授表示,我國乳腺癌的防治形勢同樣不容樂觀。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公布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女性發病首位為乳腺癌,每年發病約為30.4萬,其中約3%~10%的婦女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即使是早期患者,30%~4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僅20%,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2~3年。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乳腺外科主任厲紅元認為,乳腺篩查是提高乳腺癌的診斷率和治愈率的關鍵。他建議我國40歲以上的女性每隔1-2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射片檢查,70歲以后建議2年一次。而對于高?;颊?,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者查明家族里有乳腺癌突變的,建議從35歲開始進行規律的乳腺癌篩查。
據介紹,導致乳腺癌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不可控制的遺傳因素以及飲酒、超重或肥胖等不良生活習慣。而在發病前期,由于身體沒有明顯預兆,很多女性到了癌癥中期的時候,都沒有發現身體的異常,確診時已到了晚期。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史艷俠教授告訴記者,根據目前的分子分型,乳腺癌分為LuminalA性、LuminalB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過表達型、三陰性乳腺癌四大類。乳腺癌的綜合治療非常復雜和個性化,目前已經有國際以及中國指南來規范醫生的治療,但是病人和家屬仍需要了解,以配合醫生制定和實施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約占全部乳腺癌的 20%~25%,具有惡性程度高、病情進展迅速、易發生淋巴結轉移等特點。臨床數據顯示,抗HER2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減少復發。對于HER2陽性乳腺癌來說,無論是早期還是晚期,抗HER2治療都是治療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可欣)
分享至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